亚洲欧美电影院_欧美一级二级三级九九九_日韩在线资源网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文章 > 電子測距儀的發展歷史
技術支持Article
電子測距儀的發展歷史
點擊次數:2974 更新時間:2015-09-21
 電子測距儀有很多種,如:手持測距儀、激光測距儀、超聲波測距儀、紅外測距儀,介紹其中的幾種; 光學測距儀,英文全名“Optical Range Finder”。可直譯為“射程測量儀”它是采用三角函數概念來測算距離的儀器。其概念雖然在18世紀就已經提出,但無奈當時落后的光學鏡頭加工技術難以實現。

在測距儀出現以前,巨大的10英寸和12英寸火炮想擊中10000碼以外的目標簡直就是天方夜潭。在使用“測距炮”這種苯辦法的年代里。火炮僅能擊中2000碼以內的目標。 
  在19世紀中后期激烈的海上競爭中英法德三國裝備測距儀,其第1次參加實戰則是在甲午中日戰爭中的大東溝海戰。日本聯合艦隊在開戰前獲得了產自英國的Barr&Stround公司的F.Q.2型雙像式光學測距儀,并將其裝在第1游擊編隊先導艦“吉野”號上。但在當時缺乏射控管制與指揮系統的大前提下,這套裝備發揮的效果實在微乎其微。 
  1912年,也就是在無畏級下水的第5年,在被稱為“現代*炮術之父”帕西。斯科特勛爵士的設計和指導下,英國維克斯公司制造出了單人控制椅。這套系統包括連接了獨立的槍炮長回旋式測距儀的目鏡,水平角度和俯仰的設定機構以及這些數據的傳輸裝置,還有一個手槍形的擊發開關。這就是*1臺“火控指揮儀”。1912年11月21日超無畏艦“雷鳴”號和“獵戶座”號在惡劣的海況下全速平行行駛,在大約8500碼的距離上對著彼此拖帶的靶標炮擊了3分30秒,惡劣的海況使船體難以完成穩定,其間裝備了斯科特式指揮儀的“雷鳴”號發射39發13。5英寸炮彈,其中23發對拖靶形成跨射。而“獵戶座”號的27發中只有4發被判定為跨射。斯科特系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1913年斯科特對該系統進行了改進,偉大的德雷爾火控臺誕生。也在這年**對自己的主力艦全面換裝這套系統,自“無畏”號誕生7年之后真正意義上“無畏艦時代”來臨。 
  是否裝備火控指揮系統是區別無畏艦與前無畏艦的主要特征。 
  全站型電子速測儀(Electronic Total Station)。是一種集光、機、電為一體的高技術測量儀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離(斜距、平距)、高差測量功能于一體的測繪儀器系統。因其一次安置儀器就可完成該測站上全部測量工作,所以稱之為全站儀。廣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測量或變形監測領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中市| 鄂温| 东宁县| 泾川县| 广东省| 白河县| 贵州省| 镇雄县| 崇义县| 福鼎市| 藁城市| 红河县| 平潭县| 西吉县| 辉南县| 中山市| 秦安县| 岳阳市| 安西县| 六盘水市| 泽州县| 和龙市| 雅安市| 琼中| 黑龙江省| 梅河口市| 长治县| 泰来县| 皋兰县| 南乐县| 石泉县| 长汀县| 克什克腾旗| 永仁县| 当涂县| 礼泉县| 文登市| 和田市| 安庆市| 宁津县| 黄骅市|